欢迎光临【惠州市药学会】官方网站!


联系电话:0752-2873636

学会概况
学会简介
职业道德公约
学会章程
领导班子
当前位置:首页 > 学会新闻 > 内容 
国家级名老中医、温病学家刘景源教授如是说(三)

发布时间:2020-2-2  点击:1302次
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突发公共事件中医药应急专家委员会委员、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国际交流与合作分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、国家级名老中医、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、温病学泰斗刘景源教授如是说:
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与中科院武汉病毒所联合研究,初步发现中成药双黄连口服液可抑制新型冠状病毒的报道发布后,引起了一个连夜抢购双黄连口服液的高潮,这实际上引起了又一场恐慌。
药物的体外实验研究并不等于临床作用。实验研究有抑制病毒作用,也不等于临床治疗就必然有效。
双黄连口服液由金银花、黄芩、连翘组成,主要作用是清热解毒,内清外透。现代研究认为有广谱抗病毒、抑菌作用。但是这种实验研究和中医的辨证论治思想有很大差异。
此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,从临床报道来看,初期属于寒湿疫。治疗寒湿疫疠邪气导致的病变,应该用辛温、苦温、芳香类的药物,以燥湿散寒、解毒辟秽。
双黄连口服液性味大苦、大寒,不仅不能治疗寒湿,反而易损伤人体阳气,导致湿邪寒凝、冰伏。
中医和西医的用药理念不同,中医着眼于地域、季节、气候的特点,致病邪气的性质,人体抗病能力的强弱,而不是病毒。
所以,将体外实验的初步研究,作为临床预防、治疗用药是不可取的。如果药性和病情相反,后果是很严重的。也就是说,用中药治疗,应当遵循中医理论,才能取得疗效。
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刘宁医师从武汉抗疫前线发来的信息说:
“ 
关于今天流传的服用双黄连口服液的说法,不符合近期疫情症状,请各位勿信勿传。


此次疫病,初起正值冬季,武汉阴雨连绵,病情多表现为寒湿。随着季节气候的变化,进入春季,温度升高,有向湿热转化的趋势。病情以湿为主,夹寒夹热的都有。
方药也应随之变化,即温病宗师叶天士所说的“随证变法”,这才是中医的思路与治疗原则。不能听说哪个成药有“抗病毒”作用,就用于预防和治疗。
·上一篇:​抗击疫情,温暖同行!市中.. ·下一篇:惠州市药学会与会员单位--疫情当..
关闭本页】【返回页顶

惠州市药学会   地址:惠州市惠城区麦地路6号208房
学会秘书处联系人:聂女士   电话:0752-2873636   Q群:329149972